类型: 发布时间:2016-07-13 阅读量:2062
到2018年,全国将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职院校……
业内人士:高职或迎来生源“大洗牌”,热门更热,冷门更冷
备受关注的《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将于本月15日公布,教育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前透露了高职未来发展趋向。记者了解到,向来不被重视的高职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校生规模达到1048万。而广东今年将在全国率先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15所左右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多所高职院校负责人表示,高职生源或将迎来“大洗牌”,热门更热,冷门更冷。
高职在校生已超1000万
2016年高考已进入录取阶段,作为筛选型考试制度,大批正在焦急等待录取状态的考生将进入高职院校深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到底如何?《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将于本月15日公布,教育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前透露了高职育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向。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表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高等教育的41.2%;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经费制度。
“看高职教育是否‘管用、实惠’就要看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看高职教育是否能解决毕业生的实际问题。”葛道凯表示,2013年以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增长趋势明显,2015年比2010年月薪提高59.1%。自2010年以来,高职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保持稳定,2015年,高职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中有64%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
高职专业设置也渐趋合理: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增加到99个,专业数由1170个调减到748个,调减后二、三产相关专业分别占比39.4:53.8,与当前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吻合,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全国要建200所优质高职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职教育虽然成效显著,但社会认可度、知名度以及影响度远远不如普通本科院校,不少家长甚至认为高职是“差生集中营”。如何保障高职教育的质量,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服务能力?教育部门及各个高职院校正在寻求破解办法。
记者了 解到,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市今后3年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设313所优质高职院校;“十三五”期间,教育部拟投入5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到2017年高职生均拨款力度进一步加大。
“高职想要实现精细化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对于教育部释放的一系列利好信息,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相关负责人直言“来得太及时。”刚刚获得《2015年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设有36个专业,其中大部分专业是工科,需要大量的实训基地做支撑。“这些基地动辄上百万建设费用,光靠学生学费根本无法推动学校长远发展,生均拨款力度的加大将是真正的及时雨。”
事实上,除了给钱、给政策,教育部还将进一步落实考试招生改革,从源头解决高职生源短缺问题,从而改善生源质量。具体来说,将规范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2017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将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探索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转移与认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并探索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推进学习成果转化。
高职生源或将“大洗牌”
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发展的规划思路,对高职院校到底意味着什么?省内多所高职院校负责人表示,随着财政对优质高职投入力度的加大,高职院校或迎来生源“大洗牌”,热门院校将“挤破头”,冷门院校或“吃不饱”,甚至难招生。
“国家要建200所优质高职,广东也要建15所一流高职,这些不仅仅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广东将在全国率先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15所左右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省教育厅一方面通过财政重点支持的方式,给予建设院校更多的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将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支持建设院校创新发展。“也就是说,入选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学校,不仅会有财政支持,还会获得较大的自主办学空间,这些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教育部推行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还是省教育厅“一流高职院校工程”,办学条件较硬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都将成为重点考虑对象,而这也意味着这些热门高校未来将进一步揽获好生源。“政策的倾斜自然会吸引考生的注意,这几年我们的热门专业录取线达到二本线就是一个例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坦言,与本科院校一样,高职院校也有冷热之分,从该校日前的投档情况来看,不少热门专业已收到大量二本生源。“在政策推动下,高职生源将进一步分化,一些办学条件一般的院校尤其要破解招生难困局。”